1937年4月26日,本该是“人间四月”,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一座美丽的小镇格尔尼卡。当时正好是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被杀。 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也震惊了毕加索。
愤怒的画家毕加索创作了一幅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七十年后,这部杰作已成为警示战争灾难的文化符号之一,而格尔尼卡的悲剧将永远留在人类伤痕累累的记忆中。
画面中没有飞机或炸弹,但混合着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呼喊。被践踏的花朵、断肢、哀嚎的母亲、尖叫求救、断臂倒地的男人、垂死嘶鸣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了天空。画家运用半抽象立体主义技法,将超越时空的图像组合起来,打破空间的界限,遏制愤怒的抗议,成就史诗般的悲剧;支离破碎的黑白灰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表现了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烈同情心。
面对令人心痛的人间悲剧,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反应。 格尔尼卡被法西斯空军轰炸给艺术家们提出了无声的考验。有无慈悲之情,是能否触及心灵、能否创造的前提。毕加索说:“我根据我的想法来画物体,而不是我所看到的。”当时居住在巴黎的毕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托,准备为参加巴黎万国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画作。当德国轰炸格尔尼卡的消息传来时,毕加索勃然大怒。他以格尔尼卡爆炸案为主题,按照自己的想法为西班牙馆作画,向世人彻底揭露了法西斯主义的惨无人道罪行。艺术的创造者必须了解艺术的真谛。正如中国漫画家丰子恺所说:艺术不是技艺的事业,而是灵魂的事业。
《格尔尼卡》问世后,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人士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独裁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完成了毕加索的遗愿。巴黎毕加索美术馆发生了一件小事:有一天,一些德国士兵来这里参观,毕加索送给他们每人一本“格尔尼卡”。一名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