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引发七成学生心理恐慌

思思

“92.94%的学生面临就业压力;77.5%的学生回答求职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 8月3日至7日,“39健康网”与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开展了一项以就业为重点的心理压力调查,共有1431人参与。

2001年115万; 2002年为145万; 2003年为212万; 2004年为280万; 2005年为340万。这群不断上升的大学毕业生就像一张覆盖大学毕业生的大网。心。大学毕业生大量涌入就业市场,而且数量越来越大。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亲身感受到了就业恐慌。

“80后”大学生中出现了多种多样、前所未有的就业方式。招聘中的奇怪现象也被披露:一名女大学生在多次求职失败后,用迷人的低胸罩吸引企业的注意。某地人才市场上,出现企业要求女毕业生配对一位优秀男生的“媒人”,不受欢迎的大学院系热衷于“讨好”企业的需求而“改名”。

现实的压力也让毕业生们喘不过气来。来自农村的金廷曼对于就业期望相对务实,但他也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我家里有一个像我这样的研究生,我被给予了很多过分的待遇”。 “我一直以为我会发财,有时被告知他们很尴尬,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大学生面临的艰辛,但我能说什么!”

在与新浪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中,56.95%的受访者认为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扩招带来了巨大的就业队伍”,55.97%的受访者认为“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针对“80后”大学生的各种“就业恐慌”表现,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朱力教授认为,“就业恐慌”主要来源于迷茫找工作时,他们通常没有职业规划,一旦有就业机会,他们就不看要求是什么就冲进去,找工作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到处撒网。

沉阳市人才中心最新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模糊,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这项调查显示,只有13%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职业目标,25%的人有目标但不明确,62%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沉阳人才中心主任孟庆伟表示,职业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根据对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的统计,大多数学生在参加人才交流会时有“赶集”的感觉。他们没有目标,没有准备,完全依靠运气。结果,有志者无信心,有信心者无准备。大学生交流会的成功率一般为30%。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健认为,80后出生的人大多是独生子女。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大多数都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大多数人在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承担社会责任。因此,这些学生在求职时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教育机构应当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或者帮助。同时,张健认为,随着就业压力加大,“就业恐慌”问题不可避免。 “应该让更多人关注这个问题。”一种现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