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爱对孩子是一种潜在侵犯

思思

过度的爱和付出,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潜在的暴力和侵犯。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排序。没有人是万能的。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

夏日午后的北京天气异常炎热,但走进国家图书馆文学馆就能感受到一丝凉爽。这里举办的是华夏心理网发起的全民心脏健康计划周末公益班。主讲人马健是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高级培训师。

“已失业,二长辈啃过,三餐吃饱,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自由,九(长)坐不动,很没用”。马健给出了这样一个谜语。

“唯一的孩子!”台下立刻有人脱口而出。

“有点近了……”马建微笑着回答道,“是老夫。”

嘲讽掩盖不了事实的严重性和问题的复杂性。马健认为,近年来“啃老”群体日益壮大是不争的事实,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啃老”并不是孩子们的一厢情愿的选择。 “啃”、“被咬”,正如周瑜的黄盖。一般来说,——中的一个愿意战斗,另一个愿意受苦。许多家长通过自己的行为或明或暗地容忍、默许甚至纵容“啃老”现象。

“按照行为主义的理念,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形成,有赖于父母正确的行为。因此,父母要通过每一个行为来渗透、表达、引导孩子积极向上。”马健说道。

一个周末,小学生王艳突然病倒了。看到孩子苍白的脸色,汪言的妈妈不忍心,于是取消了汪言每个周末必须上的钢琴课。

接下来的周末,王艳又病倒了。尽管半信半疑,汪言的妈妈还是因为心疼孩子,没有让汪言去学钢琴。

一周后,王艳又像往常一样生病了。汪言妈妈实在忍无可忍了,“这孩子怎么了?一定有问题!”

在马健看来,上述案例所隐含的主题是,孩子因父母的不当行为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错误的观念。

“生病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即使是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小心处理。汪言的妈妈有疑问的时候,应该把孩子交给医生,由医生来决定是否去上课。”生病了是真的,但是吃药后病就会好,至于去不去上课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能让孩子潜意识里觉得“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生病了”和“不去上课”。否则,孩子下一步的行为就很容易预测,比如装病不去上课。

“父母的不当行为可能以多种方式发生。”马建讲了一个他亲眼所见的极端例子:一天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个中年男子骑着自行车,后面跟着一个跑步者。那个气喘吁吁的女孩。突然,中年男子停下车,转身大声问女孩:“二乘三减一是多少,你知道吗?”

女孩太累了,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对父女,你能说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吗?也许他比其他父亲更爱自己的女儿。但他采取了不恰当的行为和教育方式,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父母不恰当甚至扭曲的行为,会疏远整个家庭的氛围,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的心理问题,除了器质性病症等问题外,基本上可以说是家庭病理的表现。

马健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家庭病理形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夫妻冲突—— 这几乎可能存在于问题儿童较严重的家庭;家庭成员关系扭曲—— 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困难,相互不信任,充满敌意和误解;家庭内部角色混乱——、父母不能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角色,也不能履行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的性别角色也很混乱;母子共生关系—— 在家庭内部,母子双方保持着过强的心理相互依赖;三代人冲突—— 祖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暂时无法理解的冲突。

马健特别指出,我国单亲家庭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而在单亲家庭中,母亲或父亲往往倾向于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形成了极其牢固的共生关系。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不仅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严重时甚至可能剥夺孩子应有的独立性和社会关系,使他们成为社会绝缘体。

他还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切断功能”,而母亲的角色是“迁就功能”。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所共有的性别角色必须明确,即家庭中有一些“红脸”的人,也有一些“白脸”的人。家长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这是良好家庭行为谱和家庭氛围的形成。基础。如果两者不协调或者缺失,就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来谈谈这幅画里有什么?”马健用投影仪展示了一张带有几分后现代色调的黑白照片。

“大树!” “石头!” “黑袍人!” ……答案多种多样,但似乎都正确。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后排传来一个缺乏自信的声音。

“是的。”马建说:“这正是我想让大家看到的,有多少人做到了?”当马建用教鞭仔细地在图片上标记后,许多人恍然大悟。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就像大家在图中全力寻找时,会发现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过度的爱与付出,其实是一种“孩子的潜能、暴力、攻击性,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排序。没有人是万能的,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孩子的命运是掌握在父母手中的。”马健在讲座最后强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