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特别任性。有时他们甚至会哭泣,让父母精疲力竭而不放弃。为此,父母别无选择,只能屈服或放手;有人将这种任性归咎于独生子过于溺爱。这都是错误的。
根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威廉柯克的研究,孩子任性是种心理需求的表现。他指出,随着孩子身体的发育,他们开始逐渐接触更多的事物。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分析这些事情是否正确,然后做出决定。他只是基于自己的情感和兴趣来参与,尽管这些事情往往对他来说是不合适的、不利的或有害的。
另外,家长常常以成人的方式思考自己参与的结果,完全忽视了孩子参与的情绪和兴趣。其实,这种情感和兴趣是孩子接触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要。例如,4岁的杰克无意中看到他的表弟尼娜有一个新玩具。表弟走后,他开始刁难妈妈,坚持要立即得到同样的玩具。但已经是深夜了,妈妈不可能开车进城去买。于是杰克哭了一整夜。看来杰克任性又蛮不讲理。但母亲从心理学的角度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杰克必须立即要玩具。她主要指责他“向别人要玩具或太不耐烦”。
其实孩子只是觉得玩具有闪亮的光芒,有趣而已。为什么光会发光?这是一种奇怪的心理需求。当这种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与母亲作对,无奈之下只能哭泣抗议。在实现目标之前永不放弃。
如果妈妈留意到这种心态,她会称赞杰克开动脑筋,很聪明,找出了玩具为什么会发光,然后解释了为什么今晚无法获得玩具,并承诺明天和他一起研究玩具。闪亮的方法,孩子的心情可能会好很多。至少,他在心理上感受到了母亲对他“发光”问题的认可。
处于独立萌芽阶段的幼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而且想做得彻底。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这种“事必躬亲”的心态往往会在不切实际的情况下表现出来。对此,家长不应该做任何替代,更不应该断然拒绝。不然孩子的任性会越来越严重。
这种任性本质上是一种对抗父母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在于父母最初没有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