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对186名初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20%的学生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青少年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一、初中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性的方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提出过严、过急的要求,常常采取严厉训斥、脏话、任意留校、强制自查等手段,损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学生因此产生抗拒心理,拒绝接受要求。接受老师的教诲,不愿意执行老师的要求,甚至故意反抗。
2、教育者提出要求过于频繁,但不严格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要求过于频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不够严格。这种言行不一的行为,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往往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在心理上产生厌烦甚至厌恶的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采取反感或“冷漠”的心态。提出请求。
3.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公平,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对抗。教育实践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最痛恨的是教师处理问题时不注重调查和理解,不尊重事实,做出主观假设,盲目猜测,听信片面看法,做出不公平、不合理的结论。
4.初中生因缺乏知识和经验而对教育者产生误解。调查显示,由于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初中生常常不理解或误解老师提出的严格要求。结果,他们常常主观地认为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合理或不正确,甚至认为是老师故意刁难,因而不愿意接受和执行。
5.教育者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愿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提出的各种行为要求过高,与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脱节;或者提出的要求与学生原有的需求和愿望相冲突,很容易使学生不满意和厌烦。情绪并导致他们不接受和执行。
2. 教育策略。
1、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承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基础上进行。心理认同很容易进入耳朵、大脑、心灵,形成“共鸣”效应。反之,就会出现思维盲点,造成心理障碍,影响其效果。因此,要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心理认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讲求民主作风,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体贴、关心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爱与支持。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们要从情感上接近他们,从兴趣上引导他们,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可亲、可敬、可敬。值得信赖的老师。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说,逐步纠正自己的误解和不良行为。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保持敬业、自律、宽容、值得信赖的人格。古人云:“不带头,不从;不带头,不信”。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遵守学校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在工作中、生活中展现出你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品味。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用敬业、博学、自律、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感染学生,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威信,说服学生效仿,形成所谓“亲师信教”的良性效应,从而有效防止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发生。学校学生。
3、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处理问题时注重调查,尊重事实,善于激励。调查显示,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公平、不合理是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的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是平等的”。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差生,都应该尽量一视同仁,不加区别。如果对好学生一味宽容,对差学生粗暴、严厉,就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表现为泄气、消极、逆反情绪,产生心理抵触,造成教育效果“零效应”。甚至教育效果“零效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公正合理的结论,掌握真实情况,并付出代价。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4、教师教育要严格有分寸,讲究艺术,善于运用“暗示效应”。所谓暗示,是指在非对抗性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这种心理影响表现为使人以某种方式行事,或接受某种观点和信仰。大多数被推荐者愿意接受具有较高威望和令人信服魅力的人的建议。因此,教师作为建议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还应关注青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借鉴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提出实际要求,灵活运用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巧妙利用“建议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提出请求。
5、对于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为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缺乏知识和经验、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尽量联系他们的实际,用具体、生动的事例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观念;对于教师处理问题不公平或要求过高的学生,对于因过于复杂、执行不严格而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勇于承认错误,不断改进工作,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以实际行动,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对于教师要求过高、过于严格、过于急躁,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教师,应该放弃强制的方法,更不能责怪他们追求完美。要制定符合学生实际要求的要求,提高学生对落实教师要求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