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教育误区埋没聪明孩子

思思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父母应该做的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环境。然而,很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用社会上统一的“成功标准”来要求孩子。结果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能埋葬他们原本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舞蹈。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惜花重金让宝宝早点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当遇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认为这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展与行为中心主任邹晓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对宝宝的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认识,往往用统一的“成功标准”来衡量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会上强迫孩子学习,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后果。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错误做法。

最好让专业人士参与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

误区一:如果孩子发呆,说明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也不做,只是盯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她一般会认为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她在浪费时间。对此,邹晓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但他们仍然处于学习的状态。

邹小兵表示,学习分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种技能等,而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他还表示,其实当我们感觉自己没有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时候,大脑也在存储、组织和处理一些信息,只不过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的。

因此,父母应该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性格和气质,顺其自然,任其天性发展,创造一个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媛媛快3岁了。与同龄婴儿相比,她在说话、运动、背童谣、数数等诸多方面似乎都落后了。

妈妈很着急,买了几本智力测试、智力开发的书籍来训练宝宝。随后,她带媛媛去做检查,看看智力是否有问题。结果在测试的时候,宝宝的一些能力并没有表现出来。他不愿意说话,也爬不了楼梯。面对很低的考试成绩,妈妈很苦恼,不知道是否要再参加考试。

“智力测试只能揭示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就会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试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实际发展,只能测出孩子的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试成绩低,就会很容易放弃,认为孩子傻。结果,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和帮助,这可能会阻碍他们其他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你不应该简单地根据一项考试成绩来判断他的智力,也不应该因为一两个方面的能力较弱而否定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你应该对孩子的综合能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法。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术能力专家梅尔勒布朗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注意力、记忆力、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包括社会互动和先进思维的八个主要系统。很少有孩子能把一切都涵盖在内。关键是要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把孩子的缺点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发展和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孩子学一件事比其他孩子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新环境等等,这些行为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晓兵教授表示,这些都是适应能力低下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没有能力,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

邹小兵还举了个例子,“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很慢,但他们一般都记得更牢、时间更长。这是他们学习东西的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拥有其他“快孩子”所没有的优势。当遇到不良刺激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他们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那么容易改变,而是拥抱诱惑。以批判的态度接受它。国外学习能力专家也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思考、慢慢做事。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某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说明他/她患有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安静地听着。这是所有老师都喜欢的课堂氛围,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说话、做小动作等,扰乱班级秩序。这些孩子通常被老师认为患有多动症。

根据莱文博士的八系统理论,这些孩子实际上具有主导的运动功能,因此他们喜欢用身体来表达语言。因此,并不是所有“活跃”的孩子都真的患有多动症。有些孩子更聪明。听了老师一半的课程,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当他们感到无聊时,他们就开始做一些小把戏。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学会了解他们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例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无聊时提出问题、表扬孩子,调动孩子继续听的兴趣。

事实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非常有创造力,新的想法经常会在他们的脑海中涌现。同时,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常常表现得冲动,因此学校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并受到老师的批评。事实上,成年人只是忽视了他们的创造力。正确的方法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创造力,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取得成功。

要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邹小兵教授指出,造成上述诸多育儿误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对宝宝的学习能力缺乏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认识,强行学习、颠覆、跟风、盲从等现象屡见不鲜。

“孩子的教育没有固定的公式,要根据孩子的天赋和特点区别对待。公平的教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个性化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武装孩子的头脑。”肖兵教授表示,“开发婴儿潜力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地将共同的规则强加给他们。”

邹晓兵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中儿童保健专业人员的明显缺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近期对全国7个城市1200余名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家长知晓需要专门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只有一位成年父母认识到婴幼儿健康专业人士指导的重要性。

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习能力发展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的医疗人员为家长提供指导。然而,在中国,新父母大多从长辈、同事、幼儿教育人员等处获得“育儿经验”,而很少有人咨询儿童健康专业人士。来源:39健康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