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7周D-二聚体大于1.5mg/L是危险的,表明孕妇凝血功能异常。 D-二聚体一般指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凝血功能的指标。由于各医院试剂的正常范围不同,一般D-二聚体指标小于0.3mg/L或小于0.5mg/L。怀孕期间,母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变得高凝状态,为分娩做准备,以减少出血。因此,妊娠期间D-二聚体水平较高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妊娠晚期D-二聚体大于1.5mg/L为临界值。应警惕血栓、肺栓塞、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具体分析如下:
1.血栓形成:D-二聚体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分为浅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是局部皮肤红、热、肿胀、压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是患肢肿胀、肤色改变和心率加快。妊娠晚期血栓还可能影响胎儿,导致胎儿缺水、胎儿生长迟缓、早产、死产等。如果D-二聚体升高,应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坚持低血糖。少盐、低脂饮食,适当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2.肺栓塞:D-二聚体升高导致血栓,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典型症状包括气短、胸痛、咯血、晕厥等。肺栓塞的治疗因人而异。一般采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尿激酶、链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怀孕期间用药要小心,并遵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3、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D-二聚体显着升高。因此,当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值时,需要进行综合检查和评估。由于肿瘤受部位、大小、是否转移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和治疗方法差异很大,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必须综合判断。临床治疗一般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手术为主。
如果怀孕37周时D-二聚体偏高,一般无需过度紧张。如果没有不适,则无需干预。如果指数高且有习惯性流产、妊娠高血压等病史,可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