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方面容易失衡 大一新生找准心的航向

思思

经过军训和入学教育,新生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范福民提醒,新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方式、职业规划等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建议同学们做好心理调整,设置好课程。

人际关系不和谐 建立新的支持系统

【案例】小李以前从未住过校园。进入大学后,他和五个同学住在一个宿舍里。她很容易生气,而且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担心。比如,如果其他同学早上起得很早,打电话大声说话,或者晚上睡觉时呼吸声很大,她就会感到厌恶。小李还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心里有想法就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渐渐地,她发现其他室友关系融洽,但她与人沟通有困难。她现在感到非常孤独和想家。

分析与建议

环境的变化会给学生带来很多不适。其中,饮食、天气等物质环境比较容易适应,而人际关系的适应则是一门“学问”。新生入学后往往会想念父母和朋友。与新同学交往时,他们总是拿自己和老同学进行比较。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以前的同学,因此感到莫名的孤独。学生应尽快建立新的支持体系。他们可以多和同学、学长交流,尽快找人倾诉,把不开心的事情倾诉出来。另外,要多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团队活动,增加与周围同学接触的机会,增进了解。

学习方式不适应 学会自己“找东西吃”

【案例】小陈去年考上了大学。报到三个月后,他仍然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他说,高中学习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的,他很难不努力。进入大学后,没有人像以前那样推我了。老师很少询问学习情况,而且班主任布置的作业很多没有硬性规定,非常灵活。面对这样自由的学习环境,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分析与建议

高中阶段的教学是传统的。老师会多次强调每一科的重点,让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大学强调创造性学习、创新和专业精神。翻看大学的日程安排,同学们可以发现,很多时间都是空闲的、自由的。如果你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花在玩网络游戏和其他娱乐上,4年后你会后悔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自己“找东西吃”,学会主动、自觉地学习。入学后,学生要及时了解图书馆、语言室、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多听学术报告,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学生课后还需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文献,以消化和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

精神迷惘不痛快 求学求职两相结合

【案例】远离了父母和昔日的朋友,刚刚进入大学的小宇感到非常迷茫和悲伤。当大学生活初步安定下来,开始正常学习时,最初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她每天背着书包在校园里跑来跑去。教室、食堂、宿舍构成了她的三点一线。由于对未来没有憧憬和目标,她觉得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无趣。

分析与建议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进入大学的目标。目标起着动力、指导和动力的作用。中学阶段明确的目标,可以促使一切行动都围绕高考目标展开。进入大学后,很多新生迷失了方向。不及时确立新的目标会导致目标丧失、努力缺乏方向、懒惰。因此,新生应该把学习和求职结合起来,从入学那一刻起就明确自己的目标,入学后的行为也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例如,如果你打算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那么你现在就需要了解考试的相关规定,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到毕业。在大学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学生不应该一味地与别人比较,而是要分析、认识自己,走自己的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