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后考生家长同陷“揭榜焦虑症”

思思

有一个问题问错了

监控老是做噩梦

在汉口一所重点高中就读的王琪,是同学和老师眼中典型的好学生。她是重点班的班长,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五。今年高考,王琪的目标是考上武汉大学,大家都认为她“一定没问题”。

高考结束后,王奇和同学们通过对比标准答案来估算自己的分数。突然,他们发现自己确信的一道数学大题错了。 “一题十多分,我现在数学恐怕考不到120了!”王琪顿了顿。紫变得紧张起来。她不仅取消了与同学的考后聚会,甚至拒绝出门。她整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上网。连续几个晚上,她都梦想着考试中做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她就是答不出来。就在她焦急愤怒的时候,她猛然惊醒。

6月25日,高考成绩公布。她自己不敢查成绩,就让妈妈帮她查。分数不高也不低。第二天,录取分数线划定了,她的分数刚刚过了第二线。王琪泪流满面。之后她一直哭,自责,甚至说不想活了。父母赶紧将她送往医院救治。

汉口医院心理康复科主任胡洪涛说,每年高考结束时,他都会遇到10多个像王琪这样的考生。他们因为过于担心得失而患上考后焦虑症。他们大多数是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具有“期望值高、心理素质弱、考试临场表现差”的特点。

胡洪涛表示,人们在考试后出现适度的焦虑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反应过大,家长应该帮助考生发泄不良情绪,而运动是缓解情绪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允许考生出差,以消除“考试环境”的压力。再次失败

复读生连续三天不洗澡

陈康,20岁,出身贫困家庭。他的父亲下岗打零工,母亲则做兼职。不过,他们还是攒了钱供儿子继续读书。陈抗这次考试后心情不好。他模糊地估计自己的分数在400分左右。上周末分数公布时,他只得到了322分,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两所大学的差距非常大。他只能在高职院校学习。

陈康感到心灰意冷,无法重新学习,但继续学习似乎没有意义了。他不愿意就这样踏入社会。父母不断安慰他,这让他更加难过。

从得知高考成绩的那天起,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木头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不说话。虽然他还在吃饭、上网,但他没有和家人交流,也没有和同学朋友交流。家长还发现,孩子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出来洗澡了。深夜,父母悄悄打开门,看到他躺在床上,衣服都没换就睡着了。

陈康的父母非常害怕,担心儿子出事。昨天,陈康的母亲来到省中山医院精神科,向科室主任黄华求助:“如果我儿子能哭到我们这里就太好了,哪怕是大吵一架。”默默地做这件事会很糟糕。”

黄华表示,这种木头状态是一种应激障碍,是一种切断与外界联系的潜意识自我保护。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少些担心和陌生人说话,让他适当地说话,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放下心理包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