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烧毁的

思思

圆明园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进圆明园并放火焚烧。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浓烟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圆明园是什么时候被烧毁的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领了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凤投福海自杀。住在花园里的常妃受惊而死。英国陆军领导人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默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焚烧圆明园。

1. 10月7日部分燃烧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军,调查时发现清政府军队已撤离到圆明园。为了消灭驻京部队,解除他们在北京其他行动的后顾之忧,英法联军决定向圆明园进军,并强迫当地人带路,以便在夜间到达圆明园。

出于担心,联军当晚在花园杀死了三名太监后,决定先在周边驻扎。 10月7日上午,法军开进圆明园。中午,英军进入圆明园。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后,两军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圆明园内的一些建筑于下午开始起火燃烧。

2、10月18日大规模焚烧

圆明园部分建筑首次被烧毁后,中国官员向法国大使格罗托提出质询,但他否认联军烧毁圆明园,并回避责任。此后,10月18日,英法联军再次进入圆明园,开始大规模纵火。在此期间,士兵被指派在各个建筑物中放火以销毁证据。

这起纵火案对圆明园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许多书籍、档案和木结构建筑被烧毁。大火烧了“两天两夜”,圆明园变成了火海。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圆明园是在明代康熙四子胤禛私家园林的旧址上修建的。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后,将其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宫殿。乾隆年间再次扩建,为乾隆九年(1744年)。完全的。

乾隆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繁荣时期。乾隆聚集全国各地能工巧匠,扩建、修建圆明园,规模空前。除对圆明园进行部分增建和完善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外,还在东部修建了长春等园林。

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圆明、长春、蕲春三园的布局已基本形成。整个花园东西宽2620米,南北长1880米。周围总长度约11000米,总面积350公顷。其中水面约140公顷。

圆明园不仅以其园林而闻名,而且还是一座皇家博物馆。它是当时世界上极为罕见的文化艺术宝库,展示了我国古代封建文化的精髓。还收藏了各种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和艺术珍品。

圆明园的名字由来

圆明园的第一任主人康熙皇帝曾有过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有灵,君子在时中;明而普世,亦为大师”。智慧。”其中,“圆而有灵”“”是指个人品德完善,超越常人; “明”是指政治表现光明圆满、完美而明智。

据《清史记》记载,康熙皇帝曾五次游览圆明园。第一次是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11月11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雍正皇帝胤禛的亲王花园。

康熙皇帝最后一次入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的3月25日。 69岁的康熙皇帝、45岁的雍正皇帝、12岁的乾隆皇帝实现了三代皇帝历史性的会面,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会面。

康熙皇帝特别喜爱牡丹,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建了牡丹台,并邀请父亲前来观赏。正当康熙帝兴致勃勃的时候,他在花丛中看到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这些孙子中的大多数甚至从未见过他们的祖父本人。这是乾隆皇帝一生中第一次见到他。据说,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他的敏捷和聪明,后来还亲自称赞乾隆皇帝的母亲生下了这么好的儿子,称他是“有福之人”。

圆明园被烧毁的历史意义

从文化角度看,圆明园被毁是人类文明史上空前的悲剧。从历史进程来看,这场落后挨打的悲惨灾难震惊了有识之士。圆明园浩劫后兴起了洋务运动,这场悲剧导致了民族的觉醒和进步。

1861年,即灾后第二年,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爆发。但由于重重阻碍,国家“自强”的目标并未实现。圆明园本身,乃至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在不断遭受灾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