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身体在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各种营养物质,大量出汗、恶露也会使产后失去部分营养。因此,产后对于妈妈和新生儿来说都非常重要。适当的饮食护理可以尽快补充充足的营养,预防和治疗产后疾病,帮助妈妈尽快康复;同时可以促进泌乳,维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1、孕妇产后营养有哪些特点?
孕妇产后的营养需求一是为哺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哺乳的条件;二是恢复和维持孕产妇健康。
(1)能源:
产妇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需要在非怀孕成年女性的基础上每天增加500kcal的摄入量,以满足哺乳期和自身能量消耗。奶妈推荐摄入量(RNI)为2300kcal/d,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热量比例分别为13%-15%、20-30%、55%-60%。
(2)大量营养素:
1、蛋白质: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质量低,不仅会影响产奶量,还会影响奶的质量,导致奶中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减少。从产褥期开始,乳母的蛋白质摄入量每天应增加20毫克,达到每天85克,其中一部分应为优质蛋白质。
2、脂肪:饮食中脂肪的种类会影响牛奶的脂肪成分,因此应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对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尤为重要。婴儿和母亲的精神恢复。目前,产妇的脂肪摄入量与普通人相同。没有特殊要求。膳食脂肪供给比例为20%-30%。
(3)微量营养素:
1. 矿物质
A。钙:当哺乳期妈妈的钙摄入量不足时,不仅会影响牛奶中的钙含量,而且会利用妈妈骨骼中的钙来维持,从而影响妈妈的健康。因此,哺乳期应增加钙的供给,乳母适宜的钙摄入量为1000mg/d。但补钙的量要有限,因为钙摄入过多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最大钙摄入量(uL)为2 000mg/d。
b.铁:虽然母乳中铁的含量很少,只有0.5mg/100ml,但由于孕妇分娩会损失一些血液,所以要注意补铁。产后妈妈铁的适宜摄入量为24毫克/天。由于铁利用率低,可考虑小剂量补铁来纠正和预防缺铁性贫血。
C。锌:婴儿每天从母乳中吸收1.45毫克锌,哺乳期母亲的推荐锌摄入量(RNI)增加至12毫克/天。锌摄入过多会抑制母体铁的吸收,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锌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40毫克。
d.碘:由于母乳喂养,妈妈每天至少会损失30克碘,而且随着宝宝的成长和产奶量的增加,这种情况还会增加。因此,哺乳期应增加碘的供给。哺乳期母亲的碘推荐摄入量为240mg/d。
2.维生素
A。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可以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中。哺乳期母亲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1300mg/d。维生素D 几乎不通过乳腺,母乳中的含量非常低。产后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10ug/d,但由于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很少,建议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改善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b.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可通过乳腺进入乳汁,经证明可改善哺乳期母亲的食欲和促进乳汁分泌,同时可预防婴儿脚气病。饮食中应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推荐摄入量为1.5mg/d。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6的情况与维生素B1类似。它们均可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哺乳期应适当增加摄入量。
2、孕妇产后营养的原则是什么?
1.保护脾胃,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只进补。
产妇脾胃功能较差,尤其是产后十天内,需要特别保护。如果此时吃得太油腻的食物,突然进补,则欲速则不达,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吸收不良。宜补充易于消化、能健脾胃的食物,如汤、粥、汤等。可以少食多餐,每天5-6次。
2、多吃有利于产妇康复的食物,以滋养气血,恢复元气。
饮食应有充足的营养,包括各种营养素和适宜的药用成分。所有器官和系统在分娩后都有一个恢复过程。比如子宫没有修复好,就多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
3、满足促乳、哺乳的需要,选择能补血增乳、疏肝促乳的食物
母乳喂养的不同阶段应根据妈妈的乳汁分泌情况进行调整。热、干、生冷、酸涩的食物以及容易过敏的食物应慎用。
4、根据宝宝大便性质调整饮食
因为宝宝的消化能力较差,当母乳的成分发生变化时,宝宝大便的形状也会随之改变。
例如,如果奶妈吃豆制品后出现明显胀气,而宝宝胀气,大便呈黄色、水样,就应该停止吃豆制品;宝宝的大便呈泡沫状且呈酸味,这与奶妈吃甜食过多有关,所以此时应控制甜食。
如果宝宝的大便呈油状,并且有很多肥皂块,说明哺乳期妈妈吃的脂肪过多,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