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为孩子择校不求“最好”只求“适宜”

思思

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选择,但影响一生的关键选择却只有那么几个。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无疑是他成长的关键之一。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是家长们不可掉以轻心的事情。选择小学,选择高中,选择初中,选择大学。

笔者最近看到身边的同事都在为孩子上小学而着急。我以为又到了选学校的时候了,但又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一所小学吗?你为什么这么紧张?也许是因为我还感受不到为人父母的心情,就像电影《长江七号》中周星驰饰演的父亲,一个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衣衫褴褛,驼着背而且永远疲惫不堪,借钱还需要供儿子上贵族学校。

当社会将《小生处》称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笔者一直在思考:是谁让孩子成为了“战争”的参与者?首先当然是父母。当父母过早地将对社会理解和感受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时,孩子不仅成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也成为被比较的棋子。其次,是管理。按理说,国家一直在压制“择校”热潮,并通过各种努力促进教育均衡。

有专家指出,“择校”的根源是什么?这是校际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只有管理者才能解决这种不平衡。我想起一位知名中学校长曾经说过:“只要教育资源和质量存在差异,择校是必然的,没有绝对的。平心而论,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把生源差距缩小到最小。政策正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但上下层观念不改变,也是没有用的。”

记得去年寒假期间,亲戚家的孩子忙着学奥数和钢琴,占用了很多假期时间。本来,孩子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什么错,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现在却成了小学生的一种“大考”。学习本身。比如,很多孩子会弹钢琴、拉二胡,甚至有高级证书,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都热爱音乐或者有音乐天赋,而是因为他们成为“特殊学生”后才能入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也是如此。中国是奥数大国,因为参加奥数班的孩子数量庞大。绝大多数孩子都有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很少有人成为数学家,因为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早就被扼杀了。

从奥数班、艺术特长班,到JL热,不难看出背后的原因就是两个字:择校。择校方式不仅增加了每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也给孩子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扭曲他们的性格,影响他们的成长。孩子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是多一两张证书就能代替的。小学生在不影响基础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获得相应的证书也不是不可能,但让孩子在高难度的试题海洋中花费大量的时间,代价太高了。

事实上,什么是素质教育?在我看来,无论什么样的学校,只要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就是高质量的教育。为孩子选择学校不求“最好”,只求“适合”二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